
今年以來,市數據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持續深化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改革創新,全市公共資源交易工作呈現“量質齊升、活力迸發”的良好態勢,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交易效益“雙升”,資源配置效能再優化。今年1—7月,我市公共資源交易呈現“量減額增”的良性發展態勢,資源配置效率顯著提升。數據顯示,全市公共資源交易成交總額達63.6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8.06億元增長126.87%;項目總數646宗,單項平均成交額從去年的406萬元躍升至1100萬元,交易規模與質量實現同步提升。在效益轉化上,招標采購環節累計節資3.51億元,同比增長61.5%;國有產權交易較去年同期翻了11倍,切實發揮了公共資源交易在盤活存量、節約成本中的重要作用。
企業體驗“升級”,企業辦事成本再降低。針對企業“跑腿多、成本高”的痛點,市數據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聚焦全流程優化,推動服務效能與企業獲得感雙向提升。一方面,遠程交易實現全覆蓋,積極與上海青浦、浙江溫州、安徽蕪湖等多地開展合作,已完成137個遠程異地評審項目。另一方面,惠企政策直達快享,2025年通過保證金減免、保函替代等舉措,為企業節省成本15.43億元,釋放流動資金7.2億元。
監管效能“提升”,風險防控精準再發力。依托“數智見證”系統構建的“全天候、無死角”見證體系,成為我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的“火眼金睛”。截至目前,該系統已對1442宗交易進行實時監控,評審效能較以往提高60%。同時,AI輔助評審技術實現“效率與精準雙突破”,將1000份投標文件的評審時間從6小時壓縮至20分鐘,錯誤率降至零。
有效投訴“歸零”,精準服務質效再提升。市數據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始終將“交易主體滿意”作為核心目標,通過多元化服務舉措化解企業“難題”。開設24期“陽光交易小課堂”,覆蓋460余人次,從招標文件編制、遠程評審操作等實操內容入手,在互動教學中提升招標采購主體業務能力;組建4支交易服務小分隊,提供120余次“手把手”指導,為50多個重點項目提供“全程陪伴式”流程指引;產權交易服務小組針對不熟悉CA證書辦理的意向報名人,提供上門指導服務,協助完成系統注冊,保障其順利參與網上競價。2024年至今,我市實現工程招標“零有效投訴”,企業滿意度調查評分達98.6分。
標準建設“突破”,改革成果可復制再推廣。今年6月,市數據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承擔的國家級公共資源“不見面交易”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以“優秀”等次通過終期評估。該試點項目覆蓋工程招標、政府采購、國企采購、產權交易、土地交易等5類核心業務,貫穿項目登記、文件編制、開標評標、合同簽訂等42個關鍵環節。此外,《建設工程“不見面交易”服務規范》《公共資源交易評標專家現場管理規范》兩項南通地方標準正式發布,填補了區域行業空白。
下一步,市數據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將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深化交易領域改革,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優的公共資源配置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