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0日,在熱烈慶祝第41個教師節之際,紀錄片《胡瑗》展映活動在如皋市第一中學禮堂舉行。來自全市的部分教師及學生代表、企業家代表、文史愛好者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追尋先賢足跡,弘揚教育家精神。市領導王鳴昊、顧留忠、張煒龍、劉曉潔、顧郁俊參加活動。
活動中,大家觀看了紀錄片,跟隨鏡頭穿越時空,親眼見證一代宗師的治學風范與人生境界,切身感受那份穿越千年依然滾燙的教育理想。胡瑗,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如皋人,世稱“安定先生”。他繼承并發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提出“明體達用”的學術主張,創造了以“分齋教學”為核心內容的“蘇湖教法”,成為北宋太學的范式,并在“慶歷興學”中推廣到全國州府官學,影響深遠,是“宋學”和“宋明理學”發展史上的開山人物之一。
“胡瑗先生的教育理論和實踐是中國教育歷史上的一座豐碑。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成為如皋文教興盛、人杰薈萃的鮮明標識,也為如皋教育事業一路向前、蓬勃發展,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積淀。”市委書記、市長王鳴昊在致辭時說,近年來,如皋延續“尊師重教”的城市基因,聚焦以文化人、以教興城,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群眾的教育獲得感不斷增強,“全域均衡、全階優質、全面發展”的教育品牌持續叫響。面對高水平建設教育強市的新征程,全市上下要將歷史智慧和現實實踐緊密結合,以堅持人民至上的情懷、改革創新的擔當,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十五五”教育規劃,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融合發展。各板塊、部門要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不懈追求,優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全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要深入挖掘以胡瑗為代表的歷史名人資源,加強對優質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研究,推動胡瑗教育思想融入校園文化育人實踐。廣大教師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扎實的教育本領,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市委、市政府也將以更加可感可及的實際行動,堅定不移加強教育資源供給。他希望社會各界能持續為如皋教育傾注關懷、貢獻智慧,為如皋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紀錄片《胡瑗》展映活動的舉行,既代表著對先賢精神的追懷和傳承,也彰顯著如皋以教育為舟、以文化為楫,在時代浪潮中破浪前行的決心。紀錄片《胡瑗》出品方代表、江蘇九鼎集團董事長顧清波和紀錄片《胡瑗》總編導、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夏駿來到現場交流,與大家分享企業家的文化初心、遠見情懷和紀錄片鏡頭背后的故事,暢談創作中的靈感微光與所思所行。
活動還向在如皋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過程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及企業家代表頒發榮譽證書;向教師代表、校長代表、文史愛好者代表及企業家代表贈送《再現胡瑗》文集。
舞蹈《星火相傳》、情景劇表演《又見先生》、朗誦《像教育家那樣做教師》等節目輪番上演,從不同角度回答了這場跨越千年的師道對話。在場觀眾深受觸動,紛紛表示,要將“今日感動”化為“明日行動”,把歷史的智慧注入時代的脈搏,同心同向,共赴山海,在中國式現代化如皋新實踐中,書寫無負歷史、無負時代、無負人民的壯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