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日,市委書記、市長王鳴昊帶隊督導文明城市建設常態長效工作,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堵點問題。市領導張煒龍、唐林林、任小鋒參加活動。
王鳴昊一行先后來到東大街歷史文化街區、城北街道慶余市場、大司馬路攤點集中區等處,重點察看了車輛停放、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衛生、交通疏導等情況,對督導中發現的日常管理失范、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秩序混亂、周邊群眾出行難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了解。王鳴昊指出,這些場所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在工作謀劃中要把滿足群眾生活需求作為重中之重,以“群眾視角”換位思考。相關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緊盯重點環節,暢通協同機制,為民辦實事、辦好事、解難題,讓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在市公安局,王鳴昊一行調取了城區部分主要交通路口、學校及醫院高峰期周邊路口、大司馬路攤點集中區等點位的監控錄像,察看文明城市建設常態長效落實情況。隨后,市文明辦匯報了文明城市建設常態長效情況,相關部門進行了交流發言;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張煒龍,副市長唐林林圍繞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打算進行了點評。
王鳴昊指出,文明建設是一場“永遠在路上”的持久戰,容不得半點松懈。全市上下要以此次的督導為新起點,以“即查即改”的奮進姿態、“守土盡責”的履職決心、“利民為本”的價值追求,真正讓文明城市建設成果惠及全體市民。就進一步提升文明城市建設常態長效工作質效,他強調,要壓實責任鏈條,聚力打通協同堵點,堅決杜絕“責任空轉”;要明確責任主體、整改標準、完成時限,同步制定成效鞏固與監督舉措,確保整改工作落實到位。各責任單位要對照問題清單,把“群眾滿意”作為最終標準,建立“整改目標+進度公示+群眾評價”機制,確保“整改一項、銷號一項”,切實擰緊“閉環鏈條”;要錨定民生導向,帶動群眾共享成果,全面、精準匯集群眾對抽樣測評點位工作的意見建議,推動更多群眾從文明建設的“旁觀者”變為共建共享的“主人翁”,以實打實的建設實績回應民之所盼,讓文明建設的紅利惠及每一位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