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安排,積極應對形勢變化,克服困難挑戰,深入實施四大發展戰略,靠前發力、創新作為,推動經濟運行保持穩中有進、好中向新的發展態勢,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強統籌、出實招,經濟運行承壓向好。今年以來,如皋高效落實中央一攬子增量政策,發展的“含金量”不斷提高。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46.7億元、增長5.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3.4億元、稅占比南通第一,全部工業開票銷售超千億,新增“四上”企業108家。借力中甲、“蘇超”東風,文體商旅接力“傳球”,帶動服務業七大品牌發展提質增效。“雙招雙引”成效初顯,新簽約并注冊5億元和3000萬美元重大產業項目36個,外資項目提前完成全年任務,二季度全市及各園區項目建設成效指數在南通實現全面進位。
改革破題、創新解題,發展動能加速集聚。在經濟運行彰顯強大韌性的同時,我市積極開展“以港強市”專題調研、戰略規劃和實施方案的研討論證。全國首單數據資產ABS產品成功上市,南通首個“撥投結合”項目順利落戶,培育認定高成長性科創項目27個,入選南通“江海英才”計劃項目11個,東南大學·如皋“科創飛地”正式啟動,科技服務業營收增幅、技術合同登記成交額等指標均居南通前列,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61.5%、提升3.4個百分點,國家級公共資源“不見面交易”服務標準化試點高分通過驗收。
提品質、辦實事,民生福祉持續增進。回首來時路,我們在看到經濟向好、創新突破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事關群眾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暖暖幸福。今年以來,如皋改造老舊小區9.6萬平米,竣工交付安置房2045套,疏通城區雨水管網110公里,改造提升供排水管網38.9公里,張靖皋長江大橋等重點工程保障有力。新增南通鄉村振興先行村(培育)5個,長江、九華、白蒲入圍全國鎮域經濟500強。上半年新增就業超9000人,城鄉居民參保規模南通第一。如皋技師學院獲批設立,市婦幼保健院正式投入使用,中醫院成功晉級“三甲”,適老生活體驗中心建成運營。《如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5-2035年)》獲省政府批復,紀錄片《胡瑗》央媒播出,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首次榮膺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南通唯一。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每一次總結,都是為了更好地前行。讓我們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十三屆十一次全會的決策部署上來,提振信心、知重負重、實干篤行,聚勢決戰決勝,聚力以港強市,全力書寫“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滿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