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日,我市舉行“群賢匯‘雉’謀發展 以港強市譜新篇”國慶中秋在外賢達懇談會。在外賢達們相聚在雉水故里,共敘鄉情、共商家事、共謀發展。市領導王鳴昊、丁興華、程瑞琴、盧志敏、杜曉峰參加活動。
會上,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程瑞琴介紹了我市的發展成果和變化;市委常委、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盧志敏,副市長、長江鎮黨委書記、如皋港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杜曉峰,以及高新區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江鎮、高新區的產業發展情況和下一步規劃。
第十三屆、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常委、月星集團董事局主席、上海市江蘇商會會長丁佐宏,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郭承站,武漢市委組織部副部長、一級巡視員、武漢市人才工作局局長姜鐵兵,重慶市規劃局原黨組書記、局長曹光輝,江蘇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省對外友好交流促進會副會長司錦泉等在外賢達們圍繞家鄉產業發展、人才引進、生態環保、營商環境、社會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建議。大家紛紛表示,每一次回到如皋,都能感到家鄉有新變化、新氣象,雖然身在異鄉,但無時無刻不為家鄉的喜人變化而高興自豪,今后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為如皋建設引資源、搭平臺、做推介,共同助力家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市委書記、市長王鳴昊代表市四套班子,對各位在外賢達長期以來給予家鄉發展的關心與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各位嘉賓的意見建議,讓人聽后深感啟發、受益良多。下一步,我市將錨定“以港強市”一號工程,加快打造江海聯運重要節點、向海智造產業高地、跨江融合開放門戶和宜居宜業生態城市。做優港口經濟根基,搶抓國家戰略機遇,推動港口碼頭與海運物流一體化發展,加快集聚貨流、人流、資金流,為產業升級筑牢支撐;做強海工產業優勢,堅持精準聚焦而非遍地開花,集中資源投向優勢領域、打造產業集群,讓海工產業成為核心增長極;做活開放發展格局,立足跨江融合、向海發展的前沿,加大外資項目招引力度,依托港口優勢助力本土企業“走出去”,推動如皋產業嵌入全球產業;做好生態民生文章,盤活閑置資源、升級港口功能,實現港口發展與城市生態、民生改善同頻共振。同時,將進一步做深做實長壽文化,讓其成為如皋城市發展的“金字招牌”。深挖長壽文化內核,聚焦長壽文化背后“政治親民、社會和諧、家庭和睦”的底色和城市開放包容、社會安定有序的精神特質,將其打造成如皋獨特的精神標識;以長壽文化為指引,推進適老化改造、完善養老公共設施,發展老年學科、康養機構與嵌入式養老,為全國應對老齡化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以長壽文化打響城市品牌,推動文化價值向產業價值延伸,讓更多人因“長壽”認識如皋、選擇如皋產品。他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當好如皋的“形象大使”,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合力講好家鄉故事,共同發出如皋聲音,推動更多企業家走進如皋、了解如皋,為如皋發展聚勢賦能、增光添彩。
與會人員還共同觀看了《胡瑗》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