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氣象局召開專場新聞發布會

無障礙語音播報
“天氣預報說今天有雨的呢?”“明明沒有風,我手機怎么收到了大風預警信號?”為更好答復網民疑問,引導社會大眾科學合理地認識天氣,讀懂天氣預報預警, 9月28日下午,如皋市氣象局召開2025年1-3季度如皋重大天氣氣候事件回顧及汛期氣候總結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局新聞發言人肖霽主持。
發布會上,局主要負責人張開進介紹,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近幾年如皋天氣氣候異常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均有所增加。今年年初如皋遭遇歷史罕見干旱,入梅出梅偏早;入汛后先后經歷3輪臺風過程影響,暴雨日3天,單日最大降水量達262.2毫米,高溫日數22天,多發頻發的氣象災害給全市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如皋市氣象局錨定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氣象服務需求,以“防災減災救災”為重點,持續夯實氣象服務“基本盤”。截至9月25日,共發布各類氣象災害預警信號50期,制作報送決策氣象服務材料357期、農業氣象服務材料177期,發送重要氣象信息短信百萬余條,對災害性天氣過程進行全天候精細化預報、靶向化預警,為全市資源調度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撐。隨后,氣象臺負責人對今年汛期氣候情況進行了概括總結。在記者提問環節,相關職能科室負責人就“國慶中秋”假期天氣情況、出行建議以及群眾關心的其他氣象問題逐一進行了詳細解答。
氣象工作是?科技型、基礎性、先導性社會公益事業,氣象為民的落腳點就是為了讓社會公眾更加了解天氣、關注氣候變化,?因地制宜使用氣象知識趨利避害。面對快捷便利的信息傳播新格局,如皋市氣象局將一如既往地站在“氣候行動最前線”,通過多頻次的公開答復和科普活動,從“我說你聽”走向“你問我答”,用有溫度的回應化解群眾焦慮,攜手應對瞬息萬變的天氣挑戰;用接地氣的行動贏得百姓信任,共繪“氣象+”融合發展新圖景!